查看原文
其他

英美顶级律所是如何留住人才、吸引客户的?

新则 2022-12-10

以下文章来源于幂律智能 ,作者用AI为法律赋能


# 新则 · 观察 #


众所周知,作为顶级律所圈,英国“magic circle”和美国“big law”网罗了全球最优秀的法律人才,为大量世界500强客户提供法律服务。

运营百年、发展较为完善的英美顶级律所到底是如何吸引人才、留住客户的?本文采访了两位来自英美顶级律所的律师,或许能为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文 | 王语
来源 | 幂律智能

“哈佛法学院并不完美,但它无限接近完美”,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的法学院,2019年,哈佛有59.2%的法学毕业生选择加入律所,同为美国T14的哥伦比亚法学院,比例更高达82.6%。

这些毕业生所选择的律所多为“big law”, 即人数规模在250人以上的律所。根据NALP的就业报告,他们人均年薪19w美元。

一群全世界最聪明,最刻苦也最具野心的人集中在一起,律所靠什么吸引来又留住他们呢?而这群最聪明的人又是如何吸引并留住最顶级的客户呢?

我们采访了某“magic circle”英资所J律师和某“big law”美资所C律师 ,我们或将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 1 -
律所传承:“魔圈所”的魅力所在

 1. 律所里的法学院

《哈佛新鲜人:我在法学院的故事》大篇幅描述了苏格拉底教学法(问答式启发性教学)、普通法案例训练和文书写作课程。在法律实践中这些又化身为非诉尽职调查中的苏格拉底式思考,诉讼案件中的判例研究和无处不在的法律文书写作。


这就要求律所需要有完善的知识管理体系,其中包括运营机制、内部数据库和培训体系。外所普遍按照业务组配置专职知识管理律师(有执业经验)或知识管理小组,负责:

1. 梳理业务流程并匹配相应文书模板,及时更新;
2. 定期整理、优选法律意见,将客户信息脱敏处理后,进行标签、分类,搭建律所内部数据库;
3. 全球各办公室每周开设有多类型、多专业的线上、线下课程或讲座,供律师参与。

这样的知识管理体系不仅把控了法律服务质量,也提升了律师的专业服务能力。

2. 高度完善的职业辅助人员系统

外所普遍根据业务组配置秘书进行行政支持服务,他们也参与到业务工作中的部分环节,比如文字校对、投标文书制作等。

除了基础行政系统外,外所极具特色的是市场专家、项目管理专家和知识管理专家三个角色的设置(详见下文)。

以“魔圈所”为代表的外所早在20年前就完成了上述行政OA、知识管理、客户管理、项目管理等系统的信息化建设。

3. 国际化律所的文化沉淀

如同顶尖法学院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法律人一样,国际化律所遍布全球,带了极为多元的文化体验。

但是多线程、倒时差以及空中飞人的跨国合作,部分律师会产生“忙到生命没有意义”之感;但忙完特定项目后,也有律师较为留恋外所的文化氛围。

“律所相对平等,尊重人本身的氛围比较吸引我,比如律师工作压力通常比较大,律所会安排心理咨询,关注律师的心理健康;所里也经常举办各种人文活动,比如中午画画等,丰富了律师的精神生活”,C律师如是说。

- 2 -
运营创新:在传统与变革之间

1. 如何持续保持领先性

钱伯斯、汤森路透、legal500各大律所榜单,“magic circle”、“ big law”律所常年蝉联Band 1(第一等);其中有些律所诞生于19世纪初,但其不论是专业能力、运营机制和文化积淀仍然稳居全球前列。

中国区域银行与金融领域国际律所排名
(图片截取自钱伯斯官网)

但是随着规模迅速扩张,区域发展存在不均衡,文化差异也带来一定的协同上的不便;合伙制带来的过高的决策成本与过于复杂的流程审批机制,也使其患上了不同程度的“大律所病”。

全球经济下行的态势下,法律服务市场也受到一定波及;而知识产权、商事诉讼等领域新兴崛起的精品律所,以及主动与外所合并、致力于全球化布局的扩张型内所也加剧了市场内部竞争。

为持续保持领先性,外所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了运营创新。

2. 开源:市场专家行业研究

在原有的品牌宣传、客户关系维护和律所评级申报等工作外,市场部门引入内部咨询专家

定期制作市场分析报告,对全球办公室所在区域进行相关政策研究并出具报告,比如某国海外投资报告。

也对各区域行业发展进行前瞻性调研分析,为律所法律服务产品创新提供商业支持,丰富了法律服务形式,延展了法律服务的边界。

3. 节流:运营专家流程优化

在全球各区域办公室设置专职项目管理专家,进行服务设计、流程管理、成本管控和事项跟进,综合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引入外部咨询专家,进行业务流程分析,找出组织内耗原因,精简律所架构,优化管理流程,降低了律所运营及法律服务成本。

- 3 -
工具创新:外所法律科技的实践

近年来,随着法律科技的兴起,外所通过收购、投资法律科技公司,与大学合作,设置法律科技创新中心或内部创新小组的方式铺开了一条法律科技之路。

早在21世纪初的web时代,外所就通过创建网页的方式将印刷于纸面的法律服务产品交付于线上,出具了类似全球劳动法指南等工具,将多语言、多区域常见雇佣问题线上化并匹配相应律师信息。

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类服务搭载的工具又变身为APP,比如欧盟IP反垄断指南应用程序,当企业受到反垄断调查时,第一时间查阅APP可以了解应对措施,并根据所在区域推荐距离最近的律师进行服务。

但该类法律科技工具遭受了一定质疑,其本质上并没有过多技术的应用,本质上仍属于知识营销,仿佛是“新瓶装旧酒”。

法律行业亟待AI变革

对于律所而言,孵化出一个对提升行业整体效率的法律产品或工具,仍然存在很大的挑战。而对于法律科技公司而言,其产品运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知识管理

“在真实的律师工作中,最常用、最需要,使用也相对流畅的其实是Office系统,以及内部知识库的检索工具。目前我们有使用Imanage系统进行知识管理,他们目前的Ravn系统有部分AI检索的应用,不过没有汉化版本”,J律师如是说。

Imanage Ravn系统是有一定知名度的知识管理系统,其内置的智能检索在关键词检索外有一定NLP技术的应用,支持一定程度的语义检索;同时智能标签工具可以实现部分信息抽取和分类,对知识管理律师有一定帮助,通过技术的应用,也激发了一些沉睡的知识。

2. 知识营销

在知识营销方面,外所也从web、app时代进化为“无代码编程”,不再需要技术人员深度参与,律师在应用后台自选功能组件,就能搭建一个app,直接对外输出知识服务。

另外一种形式则是智能问答,律所提供问答引擎,律师只需编辑内容表格,上传即可使用。

目前这种方式已被外所小范围推广,国外客户接受程度相对较高,但国内客户反应一般,有待进一步发展。

3. 文书自动生成与审查

外所多使用汤森路透旗下的文书自动生成工具,通过填写问卷的形式可以自动起草合同文本、律师函等格式相对固定的法律文书。

有些律所也与法律科技公司展开合作,在合同审查和尽职调查领域有所探索。

外所也有应用一些提升效率的插件,比如AI计时小工具。

总体而言,外所在律所信息化布局很早,在通讯工具、OA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通用领域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全覆盖,也在智能化工具适用上有了较为前沿的探索,未来也会有新的应用和布局。

虽然外所运营机制和科技应用走在内所前面,但二者所处的法治、市场、社会环境完全不同,照搬外所机制不明智也不经济。

40年来,中国律所已经探索出自己的道路和模式,培养出各个专业领域的法律专家和涉外法律人才,也沉淀出自己的业务数据和知识体系。

国内产业互联网和AI技术的发展,也孵化出丰富的法律前沿科技探索机构,在技术人才和产品设计方面亦具备天然优势。

未来的3-5年,法律与技术,两股基因相结合,会为法律服务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革?我们拭目以待。

- End -

如果您对法律实务问题有所思考,
对律师行业发展有所观察,
欢迎来稿(微信号hcjae9)与我们分享,
稿费高至1500元。



# 新则 ✖️ 幂律 送福利 #

外所在用的效率工具,国内也可体验。


穿透压缩包、图片、pdf的智能检索;支持律所自建智能咨询系统的问答引擎;计时管理神器AI智能工时;支持邮件一键归档的智能邮箱…一切尽在MeBox,安全智能的法律知识管理协作系统。

扫描下方二维码申请试用
即可获得MeBox3个月免费试用机会
通过新则报名,购买再享九折优惠
↓↓↓



# 推荐阅读 #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申请试用MeBox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